予仔细推究,因太阳失职,气化失化而致者,十居七八。虽探吐之,一吐即愈,愈后急温补脾土,自无失矣。
凡认心痛一证,必先判明界限方可。各以受热传变,皆能致逆,逆则呕吐、泄泻亦作,不可不知。
要知气化行于外,从皮肤毛窍而出水气,水即阴,气即阳,外出是气上而水亦上也。有道不同不相为谋者,意见各持,异同不决。
元精一耗,冬不藏精也。脉虚、脉微者,不可吐。
人不能保全身内之真气,则疾病丛生。细查坎阳,乃先天乾金真气所化,故曰金生水。
在景岳以为,善补阳者,于阴中求阳,故用一派养阴之药,杂一二味补火之品于中,而谓阴中求阳,至极无二之法,独不思仲景为立法之祖,于纯阴无阳之证,只爱管闲事发附、草三味,即能起死回生,并不杂一养阴之品,未必仲景不知阴中求阳乎?按心下一寸,乃胃之上口也。